當前,建筑業正面臨著變革。今年建筑業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而這一調整也是遲早要來的。前些年,建筑行業的競爭相比制造業等來講都不算激烈,建筑行業高速發展的現狀與相對落后的管理與生產水平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加快建筑行業信息化發展的步伐。
據悉,目前我國建筑業信息化率僅為0.03%,與國際平均水平的0.3%相差高達10倍。研究表明,建筑業是信息化最難的一個行業,難度遠超制造業、連鎖、家電等幾乎所有的行業。因此,必須加快以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步伐,實現建設領域跨越發展,而建筑工業化則是建筑業發展的重要目標,BIM便是建筑業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建筑業信息化、工業化的發展離不開政府指揮棒的作用。近幾年,政府也出臺了不少政策推動其發展,這一方面可以幫助企業減負;另一方面推動了產業的升級。但未來該如何推動信息化、工業化?我個人認為,還需要制定更好的政策,比如,從降低能耗方面制定標準倒逼施工企業提高精細化水平可能會效果比較好。
首先,在引導推動BIM技術方面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這個技術對提高行業操作水平、降低能耗還是比較好的,希望政策更有利于市場的公平競爭,也利于加快企業BIM技術的推進。
其次,希望有一些宏觀的政策來引導企業去自主創新,以此來推動建筑工業化的發展。當前有些企業在項目管理的全過程,不斷發展微創新,提高自動化水平、精細化水平,降低能耗。比如,過去項目的臨時道路都是用混凝土鋪的,等工程結束就不得不敲掉,而現在有不少項目的臨時道路都是預制的厚水泥板,用完后還可以繼續用到下一個工地。這些都是降低碳排放,節約資源的很好的方法,這便是工業化的縮影。企業諸如此類的創新潛力很大,但需要政策引導和激發出來。
此外,當前建筑業計劃經濟的色彩相對比較濃,希望政策大力引導市場化競爭,讓企業更加注重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自身競爭力的增強。(上海魯班軟件集團董事長楊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