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的重要一年,是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之后迎來建國60周年的大慶年,學會工作面臨著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在新的一年里,學會工作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省科協確立的工作方針,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建設工作會議精神,不斷創新機制,推進學會工作的改革和發展,為建設創新型湖北,構建和諧社會而做出應有貢獻。
一、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完成學會換屆工作
按照學會章程規定,2009年學會第九屆理事會屆滿到期,將選舉產生第十屆湖北省土木建筑學會理事會。完成換屆選舉要做好以下工作:
(1)認真總結第九屆理事會四年來的工作。按照第九屆理事會提出的目標和各項工作任務,認真總結四年來的學會工作,要充分肯定成績,理順思路,用更高的標準找出工作中的差距,分析原因。讓新一屆理事會帶領廣大會員,團結奮進、繼往開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使學會更好地發揮助手和橋梁紐帶作用。使學會真正成為科技工作者之家,成為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科技團體,為湖北的經濟建設作出貢獻。
(2)根據會章要求制定換屆方案,發揚民主,自下而上推薦出新一屆理事會的候選人。2008年學會已下發《關于做好我會第十屆會員代表大會籌備工作的通知》,明確了理事候選人條件,制定了推薦辦法,分配了各分支機構和地方學會理事候選人名額。年初,將在推薦候選人的基礎上,制定新一屆理事會的方案,提交理事會討論。第十屆理事會的規模,擬控制在160人左右,候選人既要考慮涵蓋各相關專業,又要體現各地區、單位的代表性;既要有知名專家,又要體現老中青相結合;既要有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的學者、教授,又要有長期從事土木建筑工程設計、施工等方面的專家和熱心學會工作、多年從事城鄉建設工作的領導及企業家,使理事會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3)繼續完成分支機構的換屆工作。由于各種原因還有長委分會等13個分支機構沒有如期完成換屆工作。這些機構將在學會換屆之前完成換屆工作。
(4)繼續籌備設立新的專業委員會。近幾年,建設領域節能減排、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已經成為今后發展的趨勢。2008年經省民政廳同意,已成立了地源熱泵專業委員會和太陽能建筑應用專業委員會。2009年將繼續籌備成立建筑節能與建筑材料專業委員會、建筑企業總工程師聯合工作委員會。逐步擴展相關專業領域,完善分支機構。
二、創新學術交流方式,更好地搭建學術交流平臺
組織學術交流是學會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學科的發展,人才的成長,科技進步都離不開學術研究與交流,在現階段我國提倡自主創新的大好形勢下,學會為科技人員搭建學術交流平臺顯得致關重要。為了進一步創新學術交流方式,豐富學術交流內容,營造良好的學術環境,打造學術品牌,使科技工作者在學術交流中增長知識,推進學術建設將作為2009年學會工作的重點。
(1)積極支持協助各分會、專業委員會開展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各專業委員會和分會可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針對本專業技術領域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鼓勵自由探索,突出自主創新。應廣大建筑師的要求,學會將與建筑師分會共同籌備建立“建筑師沙龍”。工程結構專業委員會擬開展主題為“汶川震害分析”等各種專題的學術報告。鐵公橋專業委員會將圍繞鐵路、公路橋梁新一輪發展的契機,加速新技術、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組織3-5次學術、技術交流活動。村鎮建設專業委員會將在地市組織關于新農村住宅建設現場研討會。城市規劃專業委員會在元月舉辦城市規劃論文交流會,6月份舉辦一次“科學發展觀與城市規劃”為主題的研討會。結構加固專業委員會擬于7月召開一次關于結構加固領域熱點問題的研討會,尤其是對汶川地震后既有建筑物加固問題進行研討。學會將與武漢理工大學等單位聯合舉辦第二屆《湖北土木工程與建筑專業大學生科技創新論壇》。組織專委會與地方學會聯合開展學術交流。
(2)充分利用學會刊物,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學會刊物是廣大會員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通過刊物發表論文,闡述學術觀點、科研成果、實踐經驗、心得感悟?!度A中建筑》、《土工基礎》、《湖北土建》期刊在新的一年里,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為會員服務,堅持推進全省建設事業的發展,使之成為深受廣大土木建筑各專業技術人員歡迎的科技期刊。學會《簡訊》是反映學會開展各項活動的窗口,及時報道學會開展學術交流、技術培訓、科學普及、專業考察等活動動態,促進相互學習和交流。
(3)發揮網絡優勢,搭建學術交流信息平臺。網絡是專遞信息的途徑,也是學術交流最快捷的方式。要充分利用學會網站為會員營造學術交流的氛圍,在新網頁版面增添學術論壇欄目,及時將學術論文、報告、技術講座、繼續教育等內容通過網絡傳遞給廣大會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相互學習、相互交流,不斷更新知識。
(4)樹立品牌意識,促進學術交流活動。圍繞建設領域發展中大家關注的熱點或前沿問題,重點組織學術交流活動。邀請國內外及省內有影響的知名學者、專家作學術報告。提高學術交流質量,開展跨地區、跨國門的學術交流,引進新觀念,不斷開拓視野。
三、開展技術咨詢,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服務于城鄉建設
學會凝聚著一批技術精英,在我省城鄉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09年,我國的經濟發展將以擴大內需為增長點,國家將投入大量資金加快高速公路、橋梁、鐵路、地鐵等基礎設施建設。在當前經濟快速發展的歷史時期,發揮學會的人才與智力優勢,以科技作支撐,推動高端科技人才為企業自主創新服務,加強企業技術人員培訓,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更好地服務于城鄉建設。
1、組織有關專業人員和會員單位與相關企業聯合承擔科研課題,推動企業的科技進步,實行產學研結合。與院校、企業共同承擔1-2項建筑節能、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課題研究或示范工程。
2、組織專家參與相關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的編制和評審。
3、幫助企業引進和培養技術人才,開展“金橋工程”活動,為企業建立技術中心牽線搭橋,提供技術支撐。
4、組織專家承擔深基坑及工程項目質量相關的技術咨詢。
5、配合業務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參與科技項目、示范工程以及新技術新產品的評審、鑒定及論證工作。
四、參與科技周和科普宣傳活動
組織專委會、分會及會員單位積極參與省科協統一安排的科技周及科普宣傳活動。緊密結合行業實際,發動廣大會員開展原創性的科普創作活動,不斷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五、開展內容豐富的活動,增強學會的活力與凝聚力
學會是廣大會員的家,為了調動廣大會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切實做到以會員為本,為會員服務,通過組織各種活動,進一步增強學會的活力與凝聚力。
(1)送技術到基層,組織資深專家、教授到地、市、州、縣等地開展專業知識講座,技術咨詢,現場處理建設工程中的疑難問題;針對施工圖審查中的問題和如何創魯班獎、優質工程等內容與當地工程技術人員相互交流、增進了解、共同提高,同地方學會一起開展各種技術交流和聯誼活動。
(2)組織會員單位的科技人員出國考察和境外學習,了解國際上的一些前沿科技,增長知識,開闊眼界。
(3)組織分會、專委會到外省考察,學習兄弟省市學會先進經驗和成功的做法,同時,也加深與兄弟省市相互了解,增進友誼。特別是學習發達地區學會如何經營學會的新理念、新機制。
(4)繼續做好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華夏獎的申報及相關獎項的初審推薦工作。
(5)繼續做好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工作。節能減排是現階段的一項重要國策,建設領域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將是學會一項長期工作。組織廣大科技人員通過自主創新,結合實際工程,推進建筑節能;配合新農村建設,抓好1-2個村鎮污水處理和太陽能應用典型,實現城鄉建設可持續發展。
(6)配合建設主管部門,與專家委和注冊師委員會共同完成2009年注冊建筑師、注冊結構工程師和注冊巖土工程師的繼續教育。
(7)當好政府部門的參謀助手。圍繞全省建設中心任務,積極主動承擔行業主管部門職能轉移及委托的各項工作。
六、進一步加強學會自身建設
強化學會自身服務意識與服務功能。學會工作人員要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辦事能力,使學會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更好地承擔政府賦予的社會職能和學會的各項工作。
2009年,學會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將進一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中國科協關于加強學會工作的若干意見》為指南,發揚改革創新、求真務實的精神,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扎實的工作態度把學會的各項工作做好,進一步增強學會的發展活力和動力,為全省建設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湖北省土木建筑學會
二00八年十二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