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北省建設廳主辦,省土木建筑學會、省房地產業協會、省勘察設計協會以及武漢市城市規劃咨詢服務中心等部門和單位承辦,武漢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武漢新世界康居發展有限公司、武漢市青山區城市建設綜合開發公司、湖北華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協辦的湖北省中小套型住宅設計方案競賽,在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的大力支持下,經過省內各地勘察設計企業、相關專業的大專院校師生、房地產開發企業積極構思、策劃方案參加競賽活動,并得到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高度關注、積極參與,競賽活動已圓滿結束。共有64項作品獲獎,其中,命題設計二等獎5項、三等獎12項、佳作獎27項;已有項目銀獎4項、銅獎6項、優秀獎10項(上述兩類獎項一等獎和金獎空缺)。通過這次競賽活動,我省發展中小套型住宅工作今后將步入一個理性、健康的發展階段。
一、中小套型住宅應該成為我省住宅供應與消費的主體
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建設部等九部委“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國辦發[2006]37號),建設部也發出了“關于落實新建住房結構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見”(建住房[2006]165號),這兩個文件都提出要明確新建住房結構比例,“十一五”時期要重點發展普通商品住房,并規定自2006年6月1日起,凡新審批、新開工的商品住房建設,套型建筑面積90㎡以下住房(含經濟適用房)面積所占比重,必須達到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以最大限度的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住房消費需求,并促進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這就意味著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我國城鎮住房發展將以中小套型為主,這是因為:
1、立足國情,我們發展住房建設必須量力而行。我國地少人多,經濟發展總體水平尚不足以在住房上超前過度消費,且資源、能源的緊缺、中低收入群體數量龐大,再加之現行的住宅建設和消費模式所造成的土地、資源、能源的巨大浪費和對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以及不斷攀升令普通消費者咋舌的高額房價,都對當前住房供給和消費市場的穩定帶來了影響。由于住房建設和房地產業發展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全局性的問題,中央領導同志非常重視,2004年胡錦濤總書記就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2005年和2006年,溫家寶總理兩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明確要求要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總理還在幾次講話中提到要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住房建設和消費模式??梢娭醒腙P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的政策措施是基于我國國情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發展中小套型住宅,也是解決廣大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的一項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2、轉變觀念,建立合乎國情、省情的住房建設和消費模式。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居民住房主體套型的大小受當地經濟條件、居民收入水平、資源、能源保障以及消費觀念的影響,首先是經濟方面的制約。 我國住房制度改革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50~70㎡曾是各地城鎮住宅的主體套型,而80~90㎡在當時無疑是大套型的豪宅了?,F在,全國、全省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拉動了住宅套型面積的擴張,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作為衡量經濟水平的重要指標人均GDP,目前我國還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再加上土地、資源、能源、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制約,不可能放任主體套型無限制的擴大,一味滿足那種貪大求闊、超前過度的不良消費傾向;即或是在一些經濟發達國家,盡管存在著多元的消費層次,但其主體套型還是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的,并非無節制的擴張。因此,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住房消費觀念和消費模式,重點發展滿足本地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價位、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住房,并通過穩定住房價格,使普通老百姓受益。
3、提高認識,“小”有可為。隨著國家對城鎮住房政策的宏觀調控,為廣大普通老百姓建設90㎡以下中小套型住宅已成為各地城鎮住房建設的熱點,它涉及到住宅建設和規劃設計,住宅建設的模式調整,也涉及到經濟、社會及市場穩定等諸多層面上的問題,它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在住宅與房地產業已成為我國新的發展階段的一個重要支柱產業的大背景下,大力發展中小套型住宅是引導和促進住宅與房地產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此,我們必須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中小套型住宅,并不意味著居住質量和居住舒適度的降低,同樣,也不是低標準和簡陋的代名詞,相反,它是要求具有較高的宜居性和舒適度,要有完備的科技手段作為技術支撐,要求在滿足“四節一環保”的前提下,做到“面積不大功能全,造價不高品質優,占地不多環境美,標準不高質量高”,并在降低建設成本、提高有限空間的使用效率的基礎上延長建筑使用壽命等。我們還應該認識到:宣傳和推廣中小套型住宅、引導合理消費,除了政策和輿論引導,更重要的是產品本身。通過精心設計,中小套型住宅同樣可以是高品質的,完全能達到具有較高舒適度的要求。而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我們的規劃、設計專業人員和房地產開發商以及施工管理、材料、部品供貨部門的共同努力付諸實現的。
二、全面創新設計理念,不斷提高中小套型住宅設計水平
我省這次開展中小套型住宅方案設計競賽的評選成果質量總體上較好,大多數作品在節能、省地、節材以及環保方面做了研究、探索,并圍繞“小”字做文章,在有限的使用空間,向內挖潛,在注重朝向、通風的同時,通過合理布局、努力減少不必要的專用交通過道面積,盡可能的提高得房率(住宅面積使用率)并滿足日常生活起居的需要及家具設施的放置,各使用功能之間的關系盡量做到緊湊、便捷;部分作品還顯示了一定的創新思維。但是,由于我省專題開展中小套型住宅設計時間不長,一些設計創作人員的主要設計理念、技術手段還未及時轉移到這方面來,加之中小套型住宅設計要在有限的空間內做出完美的構思和布局,其設計難度要比大套型大得多,因此,這次競賽的結果還不可能盡如人意(如:本次競賽一等獎和金獎空缺),需要在今后的設計實踐中不斷提高、完善。關于這一點,是否可以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考慮:
1、制定高效的中小套型住宅規劃,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
中小套型住宅并不是獨立的生活空間,它也是我們建設小康和和諧社會的一部分,也要融入所在城市社會,因此,從地塊的征用、開發起,就要將中小套型住宅納入統一的住區規劃。中小套型住宅規劃在用地和空間布局上要實現“四節一環保”;在選址上要考慮各項城市設施的方便使用,如:出行的便利、就業崗位的設置,還要注重社會的融合性和人際交往,但是要注意避免困難人群的過度集中。中小套型住宅規劃應是高效規劃,要在保證良好的居住環境的前提下,實現容積率的提高,包括充分挖掘地下空間加以利用(可不計入容積率);盡量開發使用邊坡地和廢棄用地以降低土地成本;盡可能的形成圍合居住空間,集中配套設置公共建筑及其它服務設施;合理利用地形爭取良好的朝向、日照、采光及通風;合理組織對內、對外交通等等。
2、以人為本,不斷提高中小套型住宅設計水平
中小套型住宅設計要在面積不大、造價不高的條件下創作出具有較高舒適度和宜居性的住宅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應爭取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加強引導,與此同時,也需要全行業尤其是建筑設計企業及設計人員依靠正確的設計思想和熟練的設計技巧在充分研究空間關系(居住流程合理)、空間大小(滿足居住行為要求)和物理環境(符合健康要求的光、熱、聲等指標)的基礎上,構思平面布局和恰當處理不同功能區的關系,結合采用環保節能的建筑材料、構件、部品、設備,充分挖掘空間潛力,盤活和調動有限空間的各項積極因素;同時,為增加套內有效使用面積,還要盡量根據不同類型(如多層、中高層和高層)住宅確定最佳的梯戶比,優化“核心筒”的布局,將公攤面積減至最小。具體設計中應考慮好以下細節:
(1)、合理的平面布置,要求套內分區明確、平面緊湊、交通便捷;
(2)、適宜的空間尺度,各功能空間短邊墻的凈距和使用面積不應過小,墻面的連續長度應滿足家具、設備擺放的要求;
(3)、適用、節能的廚衛設施,使廚房、衛生間使用科學合理并符合關模數要求;
(4)、適當的空間高度,層高以2.8m~3m為宜,臥室的凈高不小于2.4m~2.6m,廚、衛凈高可在2m~2.4m;
(5)、功能空間靈活,適應變化要求(包括套型變化),有大空間結構體系、可拆裝的輕型隔墻以及可變動的設備設施;
(6)良好的室內環境,尤其是在夏熱冬冷地區,盡量滿足朝向、日照、通風及保溫要求,不同的功能空間不產生直接的干擾;
(7)、室內裝修簡潔,最好推行全裝修;
(8)、立面造型簡約,盡可能減少外墻的長度,滿足節能省地要求;
(9)、套型組合平面,應盡量通過設計減少公攤面積。
綜上所述,只要廣大設計人員不斷更新設計創作理念,優化設計方案,集成實用技術,精打細算,擠出無效空間,提高有限空間的利用率,完全可以在中小套型內打造出高品質、高舒適度的住宅。
三、更多地關注中小套型住宅健康發展
這次中小套型住宅設計方案競賽,為轉變我省住宅消費模式,建立科學合理、健康文明的住房消費理念,引導和促進全省住宅與房地產業持續穩定的發展以及繁榮中小套型住宅設計、推出更多優秀的中小套型住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廣大普通市民住房消費漸趨理性,90㎡以下的中小套型住宅消費市場潛力巨大,這就要求我們全社會進一步關注中小套型住宅的健康發展,為市民提供更多高品質、高舒適度的中小套型住宅。
從這次中小套型住宅設計方案競賽結果,我們已看到了缺少令人十分滿意的完美之作,盡管這反映了中小套型的設計難度的客觀事實,但也說明了中小套型設計的優化還有很大的空間。
中小套型住宅設計質量的全面提高,特別需要設計單位和設計師們付出更大的努力,尤其是那些實力雄厚的大設計院和專業基礎扎實且實踐經驗豐富的建筑師要在中小套型住宅設計上多投入精力、多下功夫,及早突破一些關鍵技術難點;有關學術組織及工程建設專家委員會,也可就當前中小套型住宅設計中出現的一些有待解決的技術問題開展相關的研討、咨詢并制定相應的技術措施、標準;相關專業的大專院校也應在教學、實習過程中增加中小套型設計方案的份量。只要全行業不負重托、共同努力,我省中小套型住宅設計水平一定能在不遠的將來得到明顯的提高,從而為老百姓提供更多優秀的中小套型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