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進萍人物經歷
編輯1976——1978,湘潭大學零陵分校水電系大學畢業;
1978——1979,湘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原機械系)工作;
[10]
1979——1983,武漢理工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畢業獲碩士學位(導師:陳敬生教授);
1987.12——1990.05,哈爾濱建筑大學力學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后,在站破格提升副研究員、研究員;
1990.06——1993,哈爾濱建筑大學研究員
(199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審通過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

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歐進萍院士講話(2張)
1993——1996.02,哈爾濱建筑大學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所長
(其間:1995—1996,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美國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訪問教授);
1996.02——1999.06,哈爾濱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
1999.06——2000.05,哈爾濱建筑大學副校長、土木工程學院院長;
2000.05——2006.05,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時年44歲)
[2]
;
2012.08—— 至今,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歐進萍研究方向
編輯防災減災工程與防護工程領域:針對建筑結構、橋梁結構和海洋平臺結構及其地震、臺風、波浪、冰力和爆炸沖擊等具有空間分布、隨機特性和動力效應的災害作用,開展多學科交叉和高新技術融合的防災減災工程和防護工程研究。
歐進萍學術兼職
編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成員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和工程學科組副組長
國家高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簡稱863計劃)海洋資源開發技術主題專家組專家(曾任副組長)
國際結構控制學會中國分會主席
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理事長
中國力學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
國際結構控制與監測學會(IASCM)執行理事
國際結構智能健康監測學會(ISHMII)執行理事
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國內其它多個二級學會副主任委員和委員
《國際結構控制與健康監測學報》等多個學術刊物編委和副主任編委
2011年10月27日,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大會選舉中國工程院院士、時任大連理工大學校長歐進萍為學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長。
[5]
歐進萍學術獎勵
編輯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
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
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研究基金和研究一等獎;
“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和“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歐進萍學術成果
編輯在結構動力可靠性與地震損傷方面,建立了結構模糊隨機振動基本理論,發展了結構抗風和抗震的動力可靠性分析方法,提出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地震損傷分析和設計方法;
在結構振動控制方面,研制出多種結構耗能減振裝置和智能控制系統,建立了結構耗能減振與智能控制的分析和設計方法;
在重大工程結構健康監測方面,研制出多種結構局部性態長期監測智能傳感器,建立了結構健康監測的試驗與示范系統;
在海洋平臺結構安全保障技術方面,建立了海洋平臺結構安全評定與維修決策理論和大型應用軟件系統,發展了平臺結構冰振控制技術;
部分成果已被我國有關規范和規程采納和應用于多項實際工程;
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和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等24項;
發表學術論文210篇、出版著作4部;
獲得國家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
歐進萍人才培養
編輯關于精英人才的培養,歐進萍表示:精英教育是培養英才的一種教育理念和行為模式,是一種優質教育過程。研究型大學要充分地利用教育教學的優質資源,努力培養“對民族、社會和未來具有強烈責任意識,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寬厚的知識基礎、突出的能力潛質、優秀的綜合素質和開闊的國際視野,能夠成為先進思想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捍衛者和引領者以及國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開拓者和領導者”的精英人才。研究型大學必須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深化培養模式、培養機制、教學模式和管理模式改革,努力構建精英人才培養體系。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學人才培養的基石,大連理工大學把本科生培養作為學校基礎性、戰略性的首要任務,按照培養精英人才要求,構建研究型大學本科生培養新體系。以“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因材施教、重點培養”為指導思想,全面推進以“基于通識教育的寬口徑專業教育”為主要特征的“三層次”(通識教育 學科大類教育 專業教育)培養模式;大力推行以探究問題、啟迪思維、師生互動、雙向交流為基本特征的研究型教學模式;大規模實施本科生創新實驗活動,切實推進科研與教學的結合,以研究型大學的強勢學科、強勢科研帶動本科人才培養;逐步建立與新的培養模式和教學模式相配套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和體制機制;積極創造條件拓展國際化培養渠道,輔以國際優質教育資源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研究生教育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實現形式,是精英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連理工大學以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為重點,繼續深入推進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建立研究生教育質量的保障機制和內在激勵機制,進一步統籌學校教學、科研等方面的資源,完善研究生資助制度和以科研為主導的導師負責制,激發導師和研究生的內在積極性。以博士生培養質量為重點,促使博士生瞄準科技前沿開展研究,開闊國際視野、積極參與國際交流,提高學位論文質量;加大研究生教學改革與優秀課程建設力度,培養研究生的科學素養、批評精神和創新意識;制定跨學科教授團隊的博士生招生和培養計劃,促進博士研究生的交叉學科培養和交叉學科交流,探索合理的管理模式和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方式。
大學人才的培養要防
[14]
止過于“功利化”的傾向。人才培養要在全面的“人”的培養基礎上構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明的古國,我們首先要培養學生對自己民族、文化、思想和價值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以及對世界文化與思想的理解、批判與借鑒能力,其次在這個基礎上培養學生對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實踐和成就的理解、掌握和運用能力,然后是我們專業創新人才的培養。大學探索和實施通識教育,不一定照搬國外的模式,中國古代、甚至科舉制的人文素質教育,雖然過于偏廢,但我們可以從中借鑒和吸取精華,或許“中國古代過于偏廢的人文教育 當代過于功利的技能教育”會是我國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學生責任擔當意識(對民族、對社會、對未來的責任)、先進的價值理念、深厚的文化底蘊源于全面的“人”的培養以及對民族、社會和未來的理解、認同和憧憬。如果我們培養的有些“人才”,連起碼的飲水思源的良知、報效祖國的意識都沒有,那我們的教育要反思;如果我們培養的有些學生的父輩津津樂道地高談孩子在國外效力和成就,那我們的社會需要反思。
歐進萍教師素質
編輯關于大學教師素質問題,歐進萍認為:研究型大學要建設一支以領軍人才、杰出人才、拔尖人才、骨干人才為主體,精干高效、結構合理,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全面的綜合素質、寬廣的國際視野、突出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教師隊伍。
為了建設這樣一支教師隊伍,大連理工大學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有計劃地擴大教師隊伍規模、提升教師隊伍素質,建立健全競爭、激勵和約束機制;深入推進人事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建立符合學校發展要求的現代大學人事管理制度,努力營造公正、公平、公開、透明的用人環境,形成培養、引進和匯聚高水平人才,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的制度氛圍。
科學制訂崗位設置方案,努力實現分類、分層次管理。實現“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任、嚴格考核、合約管理、崗變薪變”的用人機制,實行崗位動態聘任和管理。通過崗位設置,圍繞學科(專業)和科技平臺建設,形成以學術方向、研究團組或教學團隊為主要型式的運行機制;通過強化學術方向的隊伍結構和賦予教授一定的用人自主權,實現“人適其位、位司其職”。
穩步推進教師崗位評聘機制改革。高效平穩實施專業技術崗位分級聘任,崗位分級聘任采取履職考核方式,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建立校內外同行專家學術評價制度,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和教授會的作用。考核標準綜合考慮學術成就、學術影響和貢獻,既鼓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也尊重歷史貢獻。實施年輕教師5年考核淘汰制,促進和優化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實施行政人員職員職級聘任工作,初步建立了行政人員發展和晉升的長效機制。
研究型大學的教師隊伍建設不僅是學術水平問題,長期從事什么樣的工作任務、這樣的工作任務如何能夠提升學術水平、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教師的主要精力和責任都集中在什么方面,同樣是要解決好的問題。在去年年底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咨詢會上,原國務委員陳至立同志說到:聽說有些學校的學生對有些老師不像我們當年那樣對老師敬佩了。此話引起我們的共鳴和震撼。總體上來說,研究型大學的師資隊伍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在穩步提升,尤其是師資隊伍學術水平比三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值得我們反思和警覺的是:我們的大學及其教師隊伍是否把主要的精力、責任和資源放在了人才培養上。
歐進萍著作教材
編輯1. 歐進萍、王光遠,結構隨機振動,1998;
2. 歐進萍,結構振動控制——主動、半主動與智能控制,科學出版社,2003;
3. 歐進萍、段忠東、肖儀清,海洋平臺結構安全評定——理論、方法與應用,科學出版社,2003;
4. 歐進萍、段忠東,結構可靠度:荷載與抗力系數設計方法,哈爾濱工業大學,2001。
[15]
歐進萍學術講座
編輯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原哈工大副校長歐進萍任大連理工大學新校長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7-06-11]
- 2. 校友歐進萍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湘潭大學[引用日期2015-12-30]
- 3. 歐進萍同志任大連理工大學校長 .中國教育在線.2006-05-08[引用日期2012-09-20]
- 4. 免去歐進萍的大連理工大學校長職務 .中國經濟網.2012-09-19[引用日期2012-09-20]
- 5. 歐進萍當選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理事長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7-12-07]
- 6. 歐進萍院士及其團隊到華東院做技術交流和學術講座 .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2015-07-20[引用日期2016-03-25]
- 7. 歐進萍院士一行來訪 .南通大學校友會[引用日期2015-12-31]
- 8. 江海英才”產品走進奧巴馬會議室 院士創業讓南通人才培育呈現“高顏值” .江海明珠網 新聞中心[引用日期2015-12-31]
- 9. “寒區城鄉建設可持續發展”省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研討會成功召開 .今日哈工大網站[引用日期2016-08-08]
- 10. 歐進萍院士受聘為湘潭大學榮譽教授 .今日哈工大[引用日期2013-08-19]
- 11. 國務院決定歐進萍繼續擔任大連理工大學校長 .人民網.2011-07-25[引用日期2012-09-20]
- 12. 申長雨任大連理工大學校長 .人民網教育頻道.2012-08-29[引用日期2012-09-20]
- 13. 職務任免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2-10-21]
- 14. 共建研發機構可獨立注冊為事業單位!南通中央創新區發布重磅招商政策,23個科創項目現場簽約 .江海明珠網.2018-09-12[引用日期2019-02-13]
- 15. 歐進萍院士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 16. 歐進萍_中國工程院 .超星網[引用日期2012-11-06]
- 收起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