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哲子

編輯 鎖定
蘇哲子,1935年12月8日出生于陜西省咸陽縣,火炮武器系統(tǒng)設計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總設計師。
1992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2004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 
中文名
蘇哲子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陜西省咸陽縣
出生日期
1935年12月8日
職    業(yè)
科研工作者
畢業(yè)院校
北京工業(yè)學院
主要成就
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蘇哲子人物經歷

編輯
1935年12月8日,蘇哲子出生于陜西省咸陽縣(現咸陽市)。
1954年,考入北京工業(yè)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第三機械系坦克設計專業(yè)學習。
1958年,參加了中國第一代輕型坦克的設計工作。
1959年8月,畢業(yè)于北京工業(yè)學院,分配至國營第六七四廠,先后擔任國營哈爾濱第一機器制造廠總工程師,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哈爾濱北方特種車輛制造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1984年4月,借調至中國兵器系統(tǒng)總體部工作,任副總工程師和專職總設計師。
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
2006年,調入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任專職總設計師。2006年9月26日,受聘為中北大學雙聘院士,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蘇哲子主要成就

編輯

蘇哲子科研成就

1959年被正式分配到國營674廠,擔任傳動操縱設計組副組長、車體設計組組長、審核組副組長。他是坦克核心部分——傳動和操縱部分的主要設計師,還負責圖紙和技術條件的最后一道技術審查工作。與同志們一起努力,經過三輪的試制試驗,1962年成功地造出了中國第一代輕型坦克——131輕型坦克,并于1978年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年任 152毫米自行加榴炮的課題總體設計組組長和武器設計組組長,成為1984年國慶 35周年受閱的新式武器裝備之一,并獲兵器部科技成果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從1985年到1989年,在蘇哲子領導參與下,連續(xù)開發(fā)出了3個支柱新民品:wy125全液壓回轉式挖掘機,被譽為達到80年代世界先進水平;履帶式三支點打樁機,填補了國內空白,成為進口替代產品;160馬力機動平地機,國產自制率達40%,部分零件返銷美國。 30多年中,經他參加和領導開發(fā)研制的大型復雜產品有14個,其中5個獲得部級和國家級獎。多項產品出口外國,為國家創(chuàng)匯數億美元。
1978年,被委任為152毫米自行加榴炮課題的總體設計組組長和武器設計組組長。經過艱苦的探索研究,與同志們完成了動力傳動部分前置,合理布置了風扇及風扇傳動機構,大膽采用二級行星倒傳動;在動力部分落實了管片式水散熱器及機油熱交換器;操縱部分采用了助力系統(tǒng);為了提高行動部分壽命及車輛行駛速度和平穩(wěn)性,合理地落實了扭力軸和筒式減震的懸掛系統(tǒng),確定了組合式雙負輪及掛膠履帶結構。并會同127廠較好地落實了152加榴炮的總體結構方案。
1980年5月,他被任命為研究所副所長,同年9月又被原兵器工業(yè)部任命為廠副總工程師。152自行加榴炮榮獲兵器部科技成果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4年2月。被任命為工廠總工程師,負責全廠的技術工作,主抓新產品的開發(fā)研制。在他的領導和設計下,陸續(xù)開發(fā)研制了122毫米履帶式自行火箭炮、762履帶式火箭掃雷車、改進型653坦克搶救牽引車、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底盤、履帶式軍用挖掘機、155毫米自行火炮等6個軍用新產品。
他設計的155毫米自行火炮是當代比較先進的火炮。射程遠、殺傷半徑大、機動性強。
從1985年到1989年,在蘇哲子的領導參與下,連續(xù)開發(fā)出了3個支柱新民品:wy125全液壓回轉式挖掘機,達到80年代世界先進水平;履帶式三支點打樁機,填補了國內空白,成為進口替代產品;160馬力機動平地機,國產自制率達40%,部分零件將返銷美國。
  • 科研成果獎勵
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二等獎一項;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一項。

蘇哲子榮譽表彰

1992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2004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蘇哲子社會任職

編輯
國防科工委(科工局)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科技委委員,坦克傳動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兵工學會理事,學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國防科學技術百科全書》地面武器裝備技術分支主編。

蘇哲子人物評價

編輯
蘇哲子是中國著名的火炮武器系統(tǒng)專家。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fā)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參考資料
詞條標簽:
行業(yè)人物 教師 工程師 大學教師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