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節能技術》是2009年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龍惟定、武涌。
- 書 名
- 建筑節能技術
- 作 者
- 龍惟定、武涌
- ISBN
- 9787112109906
- 頁 數
- 413
- 出版社
-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09-8-1
- 開 本
- 16開
- 紙 張
- 膠版紙
- 包 裝
- 平裝
- 版 次
- 1
- 印 次
- 1
- 字 數
- 645000
建筑節能技術內容簡介
編輯建筑節能是一門跨學科、跨行業、綜合性和應用性很強的技術,它集成了城鄉規劃、建筑學及土木、設備、機電、材料、環境、熱能、電子、信息、生態等工程學科的專業知識,同時,又與技術經濟、行為科學和社會學等人文學科密不可分。
[1]
但在當前高校學科設置的背景下。各相關專業培養的學生還沒有條件掌握建筑節能的跨學科知識,也不具備建筑節能技術集成的能力。社會上也存在著對建筑節能的錯誤理解和模糊認識。因此,迫切需要一本跨學科的、能夠讓各專業“各取所需”的、反映建筑節能技術概況的選修課教材。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編寫了這本《建筑節能技術》教材。這本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
1.適用于土建類、機電類和公共管理等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作為選修課教材或教學參考書。在使用這本書時,可以將自己專業學過的或者比較熟悉的章節跳過。
2.各章內容以基本原理、物理概念為主,并不需要很多的基礎知識和前導課程,便于各專業之間交叉融合、相互理解。
3.各章相互有聯系,但也可以自成體系。使用時可分不同內容開辦講座,或供讀者自學。
建筑節能技術目錄
編輯第一章 能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能源概論
第二節 能源與環境
第三節 中國的能源與環境
第四節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室外環境規劃中的節能技術
第一節 環境降溫節能的概念
第二節 室外熱環境規劃設計策略
第三節 建筑氣候
第四節 風環境設計
第五節 室外熱環境設計
第六節 熱環境的評價方法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節能建筑形態設計
第一節 傳統民居的啟示
第二節 現代建筑師的借鑒與創新
第三節 基于節能技術的建筑形態設計
第四節 新材料、新技術對節能建筑形態的影響
第四章 區域能源規劃與區域能源系統
第一節 區域能源規劃原理
第二節 區域供熱供冷系統
第三節 區域熱電冷聯供系統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室內環境品質
第一節 室內環境品質控制的對象
第二節 室內環境品質的相關能耗
第三節 室內環境品質控制過程中的節能措施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
第一節 建筑圍護結構的傳熱模型
第二節 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對建筑能耗的影響
第三節 建筑節能對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要求
第四節 墻體保溫隔熱技術
第七章 供熱系統節能
第一節 熱網節能措施
第二節 室內供暖系統節能
第三節 分戶熱計量技術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熱泵技術及其在建筑中的應用
第一節 熱泵的基本知識
第二節 熱泵系統的分類
第三節 熱泵的節能效益和環保效益
第四節 空氣源熱泵系統
第五節 地源熱泵空調系統
第六節 污水源熱泵系統
第七節 水環熱泵空調系統
第八節 熱泵在建筑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九章 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技術
第一節 太陽能熱水系統
第二節 太陽能制冷系統
第三節 被動式太陽能建筑
第四節 建筑一體化光伏系統
參考文獻
第十章 建筑遮陽與自然通風技術
第一節 建筑遮陽的概念
第二節 建筑遮陽的形式
第三節 建筑遮陽的效果
第四節 遮陽技術的適用性
第五節 房間自然通風
第十一章 建筑設備和空調系統節能
第一節 泵與風機及其能效
第二節 鍋爐及其能效
第三節 制冷機及其能效
第四節 電梯及其能效
第五節 三變技術
第六節 除濕供冷
第七節 輻射供冷
第八節 熱回收
第九節 蓄熱和蓄冷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建筑照明節能
第一節 自然采光與建筑節能
第二節 人工照明與建筑節能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節水
第一節 建筑中水
第二節 雨水利用
第三節 節水器具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建筑節能中的自動化與計算機控制系統
第一節 建筑自動化系統中的傳感器與執行器
第二節 建筑自動化系統的計算機控制系統組成結構
第三節 遠程抄表系統
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建筑能耗的模擬分析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建筑能耗模擬基本原理
第三節 建筑能耗模擬軟件介紹
第四節 建筑能耗模擬基本方法
參考文獻
第十六章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
第一節 居住建筑節能改造
第二節 公共建筑節能改造
第三節 節能改造效果評估
參考文獻
第十七章 綠色建筑及其評價標準
第一節 綠色建筑發展概述
第二節 綠色建筑設計原則
第三節 綠色建筑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第十八章 建筑能源管理技術
第一節 建筑能源管理的實施
第二節 建筑能源審計
第三節 合同能源管理
第四節 測試與驗證
第十九章 建筑節能的技術經濟分析
第一節能源效率
第二節 煙分析
第三節 節能住宅的投資回收分析
第四節 建筑節能生命周期評價
參考文獻
第一節 能源概論
第二節 能源與環境
第三節 中國的能源與環境
第四節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室外環境規劃中的節能技術
第一節 環境降溫節能的概念
第二節 室外熱環境規劃設計策略
第三節 建筑氣候
第四節 風環境設計
第五節 室外熱環境設計
第六節 熱環境的評價方法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節能建筑形態設計
第一節 傳統民居的啟示
第二節 現代建筑師的借鑒與創新
第三節 基于節能技術的建筑形態設計
第四節 新材料、新技術對節能建筑形態的影響
第四章 區域能源規劃與區域能源系統
第一節 區域能源規劃原理
第二節 區域供熱供冷系統
第三節 區域熱電冷聯供系統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室內環境品質
第一節 室內環境品質控制的對象
第二節 室內環境品質的相關能耗
第三節 室內環境品質控制過程中的節能措施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
第一節 建筑圍護結構的傳熱模型
第二節 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對建筑能耗的影響
第三節 建筑節能對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要求
第四節 墻體保溫隔熱技術
第七章 供熱系統節能
第一節 熱網節能措施
第二節 室內供暖系統節能
第三節 分戶熱計量技術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熱泵技術及其在建筑中的應用
第一節 熱泵的基本知識
第二節 熱泵系統的分類
第三節 熱泵的節能效益和環保效益
第四節 空氣源熱泵系統
第五節 地源熱泵空調系統
第六節 污水源熱泵系統
第七節 水環熱泵空調系統
第八節 熱泵在建筑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九章 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技術
第一節 太陽能熱水系統
第二節 太陽能制冷系統
第三節 被動式太陽能建筑
第四節 建筑一體化光伏系統
參考文獻
第十章 建筑遮陽與自然通風技術
第一節 建筑遮陽的概念
第二節 建筑遮陽的形式
第三節 建筑遮陽的效果
第四節 遮陽技術的適用性
第五節 房間自然通風
第十一章 建筑設備和空調系統節能
第一節 泵與風機及其能效
第二節 鍋爐及其能效
第三節 制冷機及其能效
第四節 電梯及其能效
第五節 三變技術
第六節 除濕供冷
第七節 輻射供冷
第八節 熱回收
第九節 蓄熱和蓄冷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建筑照明節能
第一節 自然采光與建筑節能
第二節 人工照明與建筑節能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節水
第一節 建筑中水
第二節 雨水利用
第三節 節水器具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建筑節能中的自動化與計算機控制系統
第一節 建筑自動化系統中的傳感器與執行器
第二節 建筑自動化系統的計算機控制系統組成結構
第三節 遠程抄表系統
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建筑能耗的模擬分析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建筑能耗模擬基本原理
第三節 建筑能耗模擬軟件介紹
第四節 建筑能耗模擬基本方法
參考文獻
第十六章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
第一節 居住建筑節能改造
第二節 公共建筑節能改造
第三節 節能改造效果評估
參考文獻
第十七章 綠色建筑及其評價標準
第一節 綠色建筑發展概述
第二節 綠色建筑設計原則
第三節 綠色建筑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第十八章 建筑能源管理技術
第一節 建筑能源管理的實施
第二節 建筑能源審計
第三節 合同能源管理
第四節 測試與驗證
第十九章 建筑節能的技術經濟分析
第一節能源效率
第二節 煙分析
第三節 節能住宅的投資回收分析
第四節 建筑節能生命周期評價
參考文獻
- 參考資料
-
- 1. 建筑節能技術 .當當圖書[引用日期2018-04-10]
詞條標簽: